日前,“数字出版助推课程变革——‘电子教材’开发研讨会”在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召开。会议主要围绕“数字化课程环境下,电子课本的架构、形式和内容”展开研讨。
本次会议由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马骉主持,“电子书包”项目领导小组成员、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仇勇平做了以“数字出版助推课程变革”为主题的报告,介绍了虹口区“电子书包”项目主要理念和项目推进情况。
近几年来,依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部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批示要求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上海市教委联合相关部门大力开展“电子书包”项目的试点,希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统整适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数字资源,构建基于教育云环境的智慧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学生“电子书包”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课本的开发和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的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和泛在学习,作为知识载体的电子课本,其核心架构、呈现形式和内容组织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变革,以适应数字化的课程环境和新时代学习的需求和方式,促进学习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
仇院长在发言中指出:虹口的电子书包项目走过了两年的历程,在实现教学变革的过程中,他们深切感受到联合社会各界力量的重要性,因此向IT企业、资源厂商等寻求帮助,以实现数字资源整合,并从外围角度出发推动项目的有效实施。目前电子书包项目的实施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教师普遍感到缺乏资源,缺乏数字教材等。她希望能够把win8系统理念的便捷性融合到电子书包项目,并通过课本的改革带动和促进教学模式的变化。她感慨到:“我们终于有一次和世界齐步走的机会,一定要抓住时机。”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重构教育环境,未来的课堂模式将是“终端机+网络环境+数字资源”的形式,在课堂中,师生的感受是:捧着终端机并在网络环境下使用数字资源。 其中,数字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环境最核心的要素,数字资源的发布涉及到版权管理机制,所有数字资源需要建立在系统平台之上。电子课本的研发是课堂信息化变革的关键一步,由此也可拓展并完善文化生态链,增加网络文化消费、实体文化消费等,进而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在仇院长的发言过程中,还穿插了微创公司对于“电子书包”系统平台的介绍,中文在线公司对于版权管理机制的介绍。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做了专题讲话。他在发言中说到:数字化课程环境与学习方式变革转变项目的三个核心是:学习终端、学习云平台、学习内容,其中学习内容的核心是数字教材。目前教材开发的四个形态是:一、文本的数字化,这是数字化的最基础层面。二、多媒体的电子书。这一层面就不仅仅是静态电子书,应该含有音乐等,如多媒体杂志。三、互动的电子书。这样的课本应该能够实现互动的功能。四、资源集聚式的电子书。既有静态的文本,也有互动的资源,包括互动的图片、视频等。高互动的电子书既包含有字典,也能够让学生及时记笔记,做作业等,也就属于最高形态的电子书了,也是将来电子课本开发的趋势。当前,出版社需要从四个层面并行开发电子课本。他还提到,数字化学习和传统学习是不一样的,这种不同主要在于学习路径。数字化学习实现的是一种多途径、多路径的学习方式,所以,当前要实现数字化学习,需要解决的就是学习路径的问题。希望新闻出版局能够对虹口的这一项目的实施给予更好的支持。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丽在会上表示,出版社将积极跟进“电子书包”的项目进程,努力开发满足师生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教材。
在集中交流之后,来自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和信息技术七门学科的教研员、骨干教师,会同各出版社的相关主编、数字编辑就电子课本的具体架构、呈现和内容进行了分组讨论。15日上午各学科将各自的研讨结果向与会全体同志进行了汇报。
通过举办这次研讨会,使得“电子书包”项目设计者、出版行业专家和教育第一线教师有了一次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机会,不仅使电子课本设计思路、电子课本出版形态及应用方式扎根于每一位与会教师心中,也使得一线教师在实际数字化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情况和需求得到了充分的聆听,对于电子课本的成功建设与应用推广将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本次活动是继去年11月电子书包产业联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研讨会,得到了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的大力支持。虹口区作为电子书包项目的唯一试点地区,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建设相结合,为项目推进提供软硬件等产业资源保障。电子书包涉及教育、文化、出版、电子等行业领域,我国已将其纳入国家教育发展、国家文化发展和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我国新闻出版和教育领域也把电子书包项目纳入了相关“十二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