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曙光谈传统媒体:活得不赖、恐惧不小、办法不多_公司新闻_新闻中心_文章_人生就是博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公司新闻

29
Jun
2015

龚曙光谈传统媒体:活得不赖、恐惧不小、办法不多

来源:红网    作者:

  据新浪读书讯 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于5月1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展开,新浪读书邀请到人生就是博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先生,与新浪网友分享互联网时代下,文化产业发展如何与金融相对接,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与解决之道等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龚总,您好。我们都知道人生就是博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人生就是博传媒)于5月6日正式挂牌运营,获准国内上市文化传媒行业首个金融牌照,您觉得人生就是博传媒成立财务公司,对其出版行业或者说文化行业有何影响?

  龚曙光:我不敢说我们一个财务公司能对整个行业能有多大影响,因为这个行业实在是不小,一个财务公司所能产生的能量实在不大,特别是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特质,也决定了不可能直接对中国出版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背景,这就是中央最近连续发了几个文件,也给了一系列政策,倡导和推动文化企业的产融结合,将文化与金融结合提到了中国文化产业从未有过的高度。如果考虑这个背景,那么我们财务公司的创立毫无疑问正好应合了中央的政策导向,也可以将它视为是文化产业与金融结合的一种示范。因为毕竟我们财务公司是迄今为止文化企业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的第一家财务公司。作为第一家财务公司未来可能会对我们行业产生一些影响。第一,在行业内毕竟开始有人实实在在地做产融结合的工作,这样一条路已经有人开始走了,加上人生就是博传媒在行业当中的特殊地位,可能有人会把人生就是博传媒这种尝试作为行业可以遵循的一条道路来进行探索;第二,人生就是博传媒要进行产融结合,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战略思考和市场调研的一个战略选择,这个战略选择已经有两三年历史了,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获得了财务公司的申请批准并创立,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在未来实践中把产融结合这条道路上走出一定成绩。如果这些成绩比我们预期的要来得好、来得快,那么可能对这个行业业态改造有直接示范和激励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讲,财务公司对人生就是博传媒很重要,可能对行业也很重要。

  主持人:您在两会上提出了一些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缺位问题,您觉得现在成立财务公司最大的风险点在哪?人生就是博传媒如何应对的?

  龚曙光:这应该是两个问题:一,财务公司它的风险点在哪呢?那是因为金融的属性所决定的。因为金融经营的是风险,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必须直面一项使命,控制风险。这就像文化经营的是创意,不经营别的东西。至于该怎么样去防范金融风险,实际上这是每一个打算从事金融行业的都必须考虑的,而且都认为自己是可以控制的,不然他就不做这个行业了。人生就是博传媒怎么控制呢?财务公司是一个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它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自身,它的资金经营方式也是有限制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财务公司在设计的时候,银监会已经对它的风险作了很大的控制。但是毕竟仍是金融平台、金融工具,一定会有风险,首先是我们会按照金融行业的需要去寻找真正懂金融的人。控制风险第一是制度,第二是人才,而制度是任何一个金融企业都会有的,所以我认为重要的是人才。吸纳到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到我们企业中进行金融管理,这是控制风险最有效的手段。第二是我们会始终把金融产品和金融平台用于整合文化资源,经营文化资产。也就是我们的金融它只为文化产业服务,它不是泛金融,准确地表述,我们产融结合战略即大文化和专业金融相结合,大文化是指我们这种全介质的传媒业态,所以我们把它叫大文化。而金融我们是作了限定,就是做专业金融,我们所指的专业金融是指服务于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资产管理的专业金融。这样一种限定源自于两个原因,第一是我们是外行来做金融,其实风险很大的,人家做金融都做了几百年了,你凭什么来做金融?你的空间在哪里?我们恰恰觉得中国的金融业虽然已经很发达,已经无处不在,但是当你实实在在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去和金融业打交道的时候,就会觉得金融业其实离我们还很远。就是他们对于文化产业的了解,对于文化产业的价值评判,对于如何服务于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的从业者,他们并不真正到位,他们是把这一个特殊的行业和千百个一般的行业同等来对待,他们在卖一个文化企业的时候,和卖一个养猪企业没区别。这里不管摩根、高盛、罗氏,不管哪一个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这样。实际上这就留下了一个空白,其实真正金融做的很好的人恰恰和文化依然隔膜,他是在按照金融的原则单向地在为文化服务,这种服务肯定是有限的,是不周到的,是不贴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假如一个非常懂文化的企业,它来做金融,他请懂金融的人做金融,应该会把这样一个实际上存在的鸿沟抹平,这是我们为什么做金融,是因为有需求。第二,我们为什么只限定于做文化,而不去做卖猪的企业,不去做钢铁企业、也不去做汽车企业,那是因为我要防范风险,我不懂得的领域我不去做。至少对文化资源评价上我们是懂的。在文化资产的经营上我们是懂的。因为我们对文化资产、资源的熟悉理解,所以可以降低风险。我去做一个卖猪的企业,那我肯定比摩根他们差,因为他金融很强,他不懂卖猪我也不懂卖猪,我没有强项。现在他来做文化的时候,他有一个强项是金融很强,但是我可以找到金融强的人,但是他文化不如我们强。任何一个人跟我们谈文化资产管理,肯定不如我们。这既是我们未来金融立足的地方,也是我们防范风险的地方。我们还是在遵循着一条商业的基本规则,即不懂的行业不做。这就是也许你往前跨了半步,但是后半步还在你熟悉的行业里面。所以你只能够把我们现在这样一种行业的跨越视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的延伸和拓展。不是纯粹的两张皮。

  主持人: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和策略,所以实现了文化产业和金融完美的对接?

  龚曙光:现在说是不是完美对接,为时过早。首先我们觉得中国文化产业要有长足发展,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文化与金融结合的模式是一个缺陷。第二个,我们也很有幸,我们用很短的时间跟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获得他们的支持,我们得到了给文化产业第一张财务公司牌照。这个确实很难得。这里面为我们未来去探索所谓文化和产业完美结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许他是不完美的,甚至可能会失败,只是我们在避免着失败、或者小心规避着失败。也许他是成功的,但可能有瑕疵。也有可能是比较完美的,这些可能性都在。只是我们目前总是期望自己做的很好,我们不期望中国的文化产业向金融迈进的时候,第一个案例就是失败的。这样我们可能对整个产业发展都会有负面影响。

  主持人:龚总,刚才您提到财务公司两个战略,一个是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资产的管理,举个例子,文化资产这块,假如说有家文化公司或者有个很好的文化项目,想寻求资产方面的合作支持,具体它将如何运作?

  龚曙光:实际上对于我们感兴趣的文化企业的投资,没有财务公司也可以。就是任何一家只要有钱,都可以投资,并不一定需要有财务公司。但是我如果要收购别人的公司,假如我缺钱,就是我自有资本金不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财务公司去发债,去发行票据等等业务,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很快获得所需要的资本金。当然银行融资也是直接融资,相对来讲大家很熟悉。但是银行融资有很多的规则,比方说他要担保等等,而且周期也会比较长,如果我们上市公司做增发,就需要更长的一个过程。假如这一单生意有时间限制,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财务公司发债、或者做票据。还比如,我们的天闻数媒科技有限公司,是给学校提供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是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像这种东西你去买比较贵,可能一个几千万,一个单校产品可能要几百万。学校有意愿,但是不一定买得起,我又想卖给它,这个时候我有财务公司,我就可以做租赁业务,通过财务公司买过来租给他。这样使我所希望推出的产品能够在客户还不具备强大购买力的时候先卖出去了。表面看来,别人会认为说你是脱离了文化产业,其实财务公司最有利于我们的是当钱不够的时候,能迅速获得资本金去并购所需要的文化资源。当我们产品已经非常成熟,需要铺市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财务公司采取租赁方式,迅速将市场打开。这样的话,有财务公司和没有财务公司区别就大了。

  主持人: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小的生态圈?文化产业与金融结合的必然?

  龚曙光:生态圈现在说得有点滥。它只是一个作用文化资源或资产的一个闭环,当然我也说过生态圈,但是我所指的生态圈不是这个东西。我对生态圈有自己一个定义。我所指的生态圈是指基于某一种信息传播或者某一种功能交换平台,这个平台上有强大的积聚能力,有特殊的消费人群,这种消费人群所面对的是一个产品集群,而不是单一产品。第二,这样一个产品集群会培养出一个基本的消费理念和特殊模式,这才叫生态圈。所以我不会把新浪叫生态圈,因为新浪的产品比较单一,但是淘宝、腾讯是生态圈。因为淘宝通过电商这样一个集聚平台,已经把人类生活林林种种各种各样产品,至少上万种产品,在这里买到的是某一产品,而是生活几乎无所不包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或理念,他跟实体店买不一样,和自己生产不一样。在这样一种消费中,有一种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我所指的生态圈,第一,他一定是多样化产品集群,第二,一定有独特的消费理念和价值观的。

  至于文化产业是否必然要与金融结合,我认为是肯定的。第一,因为金融是每一个大产业,不仅仅是文化产业的这种推动力,我们不可以想象世界上哪一个产业做的特别大了,做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了,与金融没有关系。你只要想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必定要和金融结合,因为金融本身是一个做钱生意的行当,金融和哪一个行业结合,就意味着金融自身的工具和管道在把整个社会资本金往这个行业里面输送。钱永远是缺乏的,每一个行业都要集聚财富的时候,这个社会肯定是贫血的,就是差钱。金融无时无刻不在选择与那一个时代里最可能成为发展最快、最可能成为支柱产业的产业去结合。因为金融要通过投入到这些产业中去赚钱。而且金融必须通过自己的管道把社会本来缺的钱集中到这个产业里。现代社会有的国家支柱产业20个,有的支柱产业30个,我们判断支柱产业大体5%,就是20个产业。他必须把从这20个产业或者其他非支柱产业中间通过金融手段把资本抽过来去支持文化产业或者其他产业,那当然发展快一些。第二,金融本身有杠杆作用,我们一分钱只能当一分钱花,金融机构则一分钱可以当一块钱花甚至当十块钱花,这是金融特殊属性。也就是说金融不仅把这个社会原本稀缺的钱集中到这个行业,同时为这个行业提供杠杆,现在我们国家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来打造,应该说政府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不仅仅是体现了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或者说政府对这一个产业的需要,同时也一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或社会结构,也就是文化产业具备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样的可能性。在这种时候,政府又支持,金融把社会的资本之血抽过来,然后加上各个金融平台和各种金融工具放大它的杠杆效应,那么文化产业就应该起飞。

  主持人:这是文化产业一大机遇。

  龚曙光:可以这样说吧。我们说一个国家比硬实力、比软实力,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到可以比软实力的时候了。当经济没有足够发展的时候,就不会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来推,它可能是农业、它可能是钢铁、它可能是石油。是那种和日常生活更直接、更与温饱相关的行业。现在国家经济发展到这样一个程度,就可能是我们对文化的需求会是未来一个新的需求热点,所以他要把它作为支柱产业培育。

友情链接: